版权声明:本文首发自企业旺旺,请随意转发,本文编辑字数2608字,预计阅读时间,1分钟。18资讯:衢州ZU30-D20/420/3P电涌保护器,衢州企业旺旺为您提供新news,更多详情请致电该公司,联系人:郑科!
基本参数
- 浪涌保护器
1
- 防雷器
2
![]()
![]()
⒈放电间隙(又称保护间隙):它一般由暴露在空气中的两根相隔一定间隙的金属棒组成,其中一根金属棒与所需保护设备的电源相线L1或零线(N)相连,另一根金属棒与接地线(PE)相连接,当瞬时过电压袭来时,间隙被击穿,把一部分过电压的电荷引入大地,避免了被保护设备上的电压升高。
这种充气放电管有二极型的,也有三极型的,气体放电管的技术参数主要有:直流放电电压Udc;冲击放电电压Up(一般情况下Up≈(2~3)Udc;工频耐受电流In;冲击耐受电流Ip;绝缘电阻R(>109Ω);极间电容(1-5PF)气体放电管可在直流和交流条件下使用,其所选用的直流放电电压Udc分别如下:在。
⒉气体放电管:它是由相互离开的一对冷阴板封装在充有一定的惰性气体(Ar)的玻璃管或陶瓷管内组成的。压敏电阻的技术参数主要有:压敏电压(即开关电压)UN,参考电压Ulma;残压Ures;残压比K(K=Ures/UN);大通流容量Imax;泄漏电流;响应时间。
压敏电阻的使用条件有:压敏电压:UN≥[(√2×1.2)/0.7]U0(U0为工频电源额定电压)小参考电压:Ulma≥(1.8~2)Uac(直流条件下使用)Ulma≥(2.2~2.5)Uac(在交流条件下使用,Uac为交流工作电压)压敏电阻的大参考电压应由被保护电子设备的耐受电压来确定,应使压敏。
抑制二极管在击穿区内的伏安特性可用下式表示:I=CUα,上式中α为非线性系数,对于齐纳二极管α=7~9,在雪崩二极管α=5~7.抑制二极管的技术参数击穿电压,它是指在指定反向击穿电流(常为lma)下的击穿电压,这于齐纳二极管额定击穿电压一般在2.9V~4.7V范围内,而雪崩二极管的额定击穿电压常在5。
⒋抑制二极管:抑制二极管具有箝位限压功能,它是工作在反向击穿区,由于它具有箝位电压低和动作响应快的优点,特别适合用作多级保护电路中的末几级保护元件。⑵大箝位电压:它是指管子在通过规定波形的大电流时,其两端出现的高电压。
还要考虑漏电保护器跳闸的情况。选择浪涌保护器时,要选不易老化的,在预期瞬时高压下不易被损坏,及发生故障时不易损坏其它电气设备的浪涌保护器。后选择浪涌保护器时,它的箝制电压要和被保护设备所能承受的电压一致。
如果浪涌保护器不能保持箝制电压,就要在被保护设备附近安装另外的浪涌保护器。如果多个浪涌保护器同时使用时,正确协调这些浪涌保护器间的关系就很重要了。在两个浪涌保护器之间要选择一个规定的电感,而这个电感可以通过两个浪涌保护器之间固定长度的电缆,或是用规定的电感元件来实现。
浪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又称避雷器,简称(SPD)适用于交流50/60HZ,额定电压至380V的供电系统(或通系统)中,对间接雷电和直接雷响或其他瞬时过压的电涌进行保护,适用于家庭住宅、第三产业以及工业领域电涌保护的要求,具有相对相,相对地,相对中线,中线对地及其组合等保护模式。
再次重申,以目前浪涌保护器的发展情况来看,一步实现完全保护的可能性很大。原始的电涌保护器羊角形间隙,出现于19世纪末期,用于架空输电线路,防止雷击损坏设备绝缘而造成停电。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铝浪涌保护器,氧化膜浪涌保护器和丸式浪涌保护器。
30年代出现了管式浪涌保护器。50年代出现了碳化硅防雷器。70年代又出现了金属氧化物浪涌保护器。现代高压浪涌保护器,不仅用于限制电力系统中因雷电引起的过电压,也用于限制因系统操作产生的过电压。浪涌也叫突波,顾名思义就是超出正常工作电压的瞬间过电压。
本质上讲,浪涌是发生在仅仅几百万分之一秒时间内的一种剧烈脉冲,可能引起浪涌的原因有:重型设备、短路、电源切换或大型发动机。而含有浪涌阻绝装置的产品可以有效地吸收突发的巨大能量,以保护连接设备免于受损。浪涌保护器,也叫防雷器,是一种为各种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通讯线路提供安全防护的电子装置。
避雷针插在砖墙内的部分约为针高的1/3,插在水泥墙的部分约为针高的1/4~1/5。为防止雷电感应产生火花,建筑物内部的设备、管道、构架、钢窗等金属物,均应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作可靠的连接,以便将雷云放电后在建筑上残留的电荷迅速引入大地,避免雷害。
对平行敷设的金属管道、构架和电缆外皮等,当距离较近,应按规范要求,每隔一段距离用金属线跨接起来。压敏电阻的使用条件有:压敏电压:UN≥[(√2×1.2)/0.7]U0(U0为工频电源额定电压)在安装接地体时,首先从地面挖下0.8m左右,然后把接地体垂直打入地下,顶端与接地线焊接在一起。
不中断隔离变压器为防止雷电波沿低压架空线侵入,在入户处或接户杆上应将绝缘子的铁脚接到接地装置上。二是:雷电感应——又称感应雷雷电应属于一种自然现象,但是不加以控制和预防,它同样算是一种自然灾害,可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
3、避雷针的功用:它一般由暴露在空气中的两根相隔一定间隙的金属棒组成,其中一根金属棒与所需保护设备的电源相线L1或零线(N)相连,另一根金属棒与接地线(PE)相连接,当瞬时过电压袭来时,间隙被击穿,把一部分过电压的电荷引入大地,避免了被保护设备上的电压升高。
虽然它属无法抗拒的自然因素,所造成的危害和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但是加强预防和控制也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在夏季雷雨季节前加强学习雷电相关安全知识,以便做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工作。这种放电间隙的两金属棒之间的距离可按需要调整,结构较简单,其缺点是灭弧性能差。
改进型的放电间隙为角型间隙,它的灭弧功能较前者为好,它是靠回路的电动力F作用以及热气流的上升作用而使电弧熄灭的。为保证电力系统和设备达到正常工作的要求而进行的接地叫工作接地。开关型:顺态二极管⑸大泄漏电流:它是指在反向变位电压作用下,管子中流过的大反向电流。
3.当进行多级保护设计时,注意的不能如图11所示那样简单的把几种具有不同耐流能力、响应速度元件并联在一起,以为它必然按我们所希望的G1→G2→G3顺序动作(放电、导通),实际上不一定如此.因为G3和G2的响应速度均高于G1,且其伏秒特性处于不同量极,G1高、G2次之、G3低.极可能出现G3先于G。
当电气回路或者通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1、接闪器Air-terminationsystem用于直接接受或承受雷击的金属物体和金属结构,如:避雷针、避雷带(线)、避雷网等。
2、引下线Downconductorsystem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3、接地装置Earthterminationsystem接地体和接地体连接导体的总和。4、接地体Earthelectrode埋入地中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
也称接地极。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设施、金属管道、金属设备等可以兼作接地体,称为自然接地体。5、接地体连接导体Earthconductor从电气设备接地端子接到接地装置的连接导线或导体,或从需要等电位连接的金属物体、总接地端子、接地汇总板、总接地排、等电位连接排至接地装置的连接导线或导体。
6、直击雷Directlightningflash直接击在建筑物、大地或防雷装置等实际物体的雷电。7、地电位反击Backflashover雷电流经过接地点或接地系统而引起该区域地电位的变化。地电位反击会引起接地系统电位的变化,可能造成电子设备、电气设备的损坏。
8、雷电防护系统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LPS)减少雷电对建筑物、装置等防护目标造成损害的系统,包括外部和内部雷电防护系统。8.1外部雷电防护系统External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建(构)筑物外部或本体的雷电防护部分,通常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用于防直击雷。
8.2内部雷电防护系统Internal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建(构)筑物内部的雷电防护部分,通常由等电位连接系统、共用接地系统、屏蔽系统、合理布线、电涌防护器等组成,主要用于减小和防止雷电流在防护空间内所产生的电磁效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