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沿长江的省份,省会几乎都沿长江而设,为什么安徽省会不是芜湖?

344102024/9/8 10:15:5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我要回复
轩辕灵凡2022/5/5 0:19:36

安徽曾经的省城在安庆,在清朝属于“长江五虎”之一,与上海、南京等并称,但之后挪到了江淮之间的合肥,直到现在。

许多人觉得省城在合肥不好,如果放在沿江的芜湖会有前途的多。

在长江沿线,有不少省区的省会都是沿江城市,这几乎成为了一个惯例,但是安徽却并没有这么做,事实真是如此么?那么安徽为什么没把省城放在芜湖而放在合肥呢?


沿江省区市,省府未必沿江

长江流域共有十二个省区市,即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与上海,除此之外,长江还有支流延展到陕西、福建、广西、浙江等地区。

在这十二个省市当中,真正省府在长江干流沿岸的,只有重庆、湖北与江苏。

像是青海、西藏与云南不用说,长江流域几乎都在边缘地区,而四川的成都、湖南的长沙与江西的南昌,都位于长江支流沿岸,而非长江干流沿岸。

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大部分长江流域省份的省城,其实都没在长江干流沿岸,安徽的合肥虽然不沿江,但其在巢湖旁边,通常属于长江水系的支脉。


沿江的安庆,迅速没落

清朝时期,将江南省一分为二,也就是江苏与安徽,但是这两个省在建立之初有点问题,安徽的省会虽然放在了安庆府,但是其布政使司却留在了江宁府。

而且安庆府这个地方,与省内其他地区的联系十分不便,清朝也想着换地方。

从雍正时期开始,就考虑将安徽的省城挪走,而备选的就是徽州、太平府与庐州府。

徽州虽然富有,但交通不便地处深山,太平府与江宁府靠得太近,容易让安徽失去自主性,而庐州府因为都是平原,军事上易攻难守,在古代实在不适合作为地区的首府。


于是安徽的省会很长时间内,都是放在安庆的,直到太平天国时期,安庆被太平军攻陷,安徽巡抚挪去了庐州府的合肥县办公,合肥短暂成为省城。

可是合肥全都是平原,实在不安全,因此太平军被平之后,安徽巡抚再次挪回了安庆。

晚清时代的安庆,因为洋务运动也曾兴盛一时,安庆内军械所也是成为国内第一家近代化军工企业,但是好景不长,清末与北洋时代战火纷飞,安庆急剧衰落。

抗战时期,安庆几乎被夷为平地,而且安庆这个地方周围都是山区,与皖南沿江各地联系倒还算方便,但是与皖南山区、皖北等地联系都很不便,是不适合做省城的。


后起之秀,错失良机的芜湖

芜湖这座城市的历史并不算悠久,因为古代芜湖这片地区的中心,并不在今天的芜湖,而是在当涂等地,清朝设有太平府,治所就在当涂。

直到晚清,随着列强入侵,芜湖成为了当时通商的主要港口之一,工商业迅速发展。

那时候安徽的主要崛起的城市,除了北方军阀控制的蚌埠,就是南方因为商业繁荣起来的芜湖港了,这里鼎盛时期成为中国第五大对外贸易港口。

从这个方面来说,芜湖的确是很有机会成为安徽的省城,只可惜抗战时期芜湖受到日军的大规模攻占破坏,几乎毁于一旦,战后自然不适合作为省城。


因为抗战的影响,安徽内部主要的几个大城市在当时基本都被毁掉,包括以前的老省城安庆还有新崛起的芜湖,相较之下,合肥的优势突显。

虽然合肥的规模很小,但是保存比较完好,新建一座省城比重建一座容易的多。

于是乎战后安徽的省城就直接挪到了合肥,而解放初期,安徽分成皖北与皖南两个行署,皖北中心在合肥,皖南的在芜湖,但当时局势不稳,位于江南的芜湖也不安全。

综合考虑之下,最终决定将安徽的省城放在合肥,直到现在仍旧如此,后来的芜湖虽然恢复生机发展了起来,但机会已错过,安徽的省城就此确定在了中心位置的合肥。


即便很多人对于合肥有所不满,但是并没有十全十美的城市,综合考虑来说,合肥作为安徽的省会已经算是非常好的了,至少比较均衡。

安徽南边都是山区,北方多平原,完全是迥异的文化地域,不管省城在皖北还是皖南,都不会让另一方有归属感与满意感,而且还容易造成不便。

合肥位于江淮之间,在安徽的正中心,对于其他地方来说是最均衡的省城。

芜湖虽然也很好,但是芜湖实在靠近南京,而且芜湖对于皖北人来说也没什么感情,同样会引起很多的争论,所以说,安徽的省城不放在沿江的芜湖,既有偶然也有必然。


葵花慕凝2022/5/5 0:19:37

建国之初,长江以南地区的很多地方都有匪患,西南地区尚未平定。安徽地处长江咽喉地带的战略要冲,把省会放在一个长江边上的城市有着很大的战略安全隐患。



如果像武汉和南京这样的沿江战略重镇失守,敌人依靠长江便利的交通条件,顺水而至,极有可能在一天之内拿下两个省会城市。



而合肥周边三百公里的方圆内,东,南,西都是山区,向北是平原地带,它是山区向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地形能够缓冲敌军的进攻,容易展开反攻和推进前的物资和人员的准备。



而早在1945年的合肥已经有淮南铁路北通蚌埠、南达裕溪口,地理位置居中,对于安徽这个横跨淮河、长江两大水系、南北文化差异比较明显的省份来说,无论在从行政管理还是文化调和的角度,合肥都已是安徽省会的不二选择。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合肥能成为安徽省会主要是战略上的产物。

佟佳碧萱2022/5/5 0:19:37

芜湖作为安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港口,近代以来就是安徽经济、商贸的前沿和窗口,看起来似乎确实更应该是安徽的省会。但为什么它不是省会呢?

这个问题我们梳理一下安徽省会的变迁历史就知道了。

最开始安徽的省会是在南京的。

1667年,取“江宁”和“苏州”二府首字的合成,改“江南右布政使司”为“江苏布政使司”,建“江苏省”;取“安庆”和“徽州”二府首字的合成,改“江南左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建安徽省”。 但因当时仍为守土的省官安徽布政使司仍寄驻江宁城南的故江南布政使司旧址,这时政治影响力大的安庆城只能视为安徽省的临时省会

合肥曾经2度为安徽省会。

合肥是在抗战胜利以后,一度作为安徽省会的。事实上早在1853年4月24日,太平军进攻安庆,安徽巡抚蒋文庆被杀死,省会也被迫迁到了庐州府,一直待了9年才重新迁回安庆。

合肥第二次成为安徽的省会是在1945年。

为什么选合肥?

1952年中央定合肥为省会,当时应该是出于战备需要,合肥处在安徽腹地很安全,敌人很难沿长江把她攻克。

芜湖差一点成为安徽省会

1958年毛主席轻描淡写地给合肥去了一封信,用了两个看起来是商量语气的问号

合肥不错,为皖之中,是否要搬芜湖呢?从长考虑,比较适宜,以为如何?

毛主席的信

也是毛主席的这封信,让合肥真正坐稳了安徽省会,芜湖也从此与省会失之交臂。

公冶曼彤2022/5/5 0:19:38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芜湖之所以没能成为省会,一方面是因为它处于长江交通要道,交通便利,然而这也是它的缺点,无险可守(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这种条件反而在军事上处于劣势,不便于守城;另一方面,芜湖地处安徽省偏南,不具有合肥处于安徽之中的地理条件。这也是建国后选择合肥不选择芜湖的原因。

安徽这样年轻的省份,开始省会在安庆,后来在太平天国时期短暂移驻庐州。

下面我们就看看曾经的安徽省会:

自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安徽省正式成为省级行政单位。

一、安庆

为了清晰地了解安庆的建置沿革,必须从潜山县说起。位于今安徽省西南的潜山县,春秋属楚。因其西北有皖山(今天柱山),西汉于此置皖县。东汉末年移庐江郡来治。三国吴亦为庐江郡治所。西晋永嘉末年县废。东晋安帝时又在此置怀宁县及晋熙郡。南北朝以后,历为梁、陈的豫州和晋州及北齐的江州治所,隋代的熙州、同安郡治所,唐代的舒州、同安郡、盛唐郡以及两宋的德庆军、安庆军和安庆府治所。

1236年,南宋将怀宁县先后移治长江边的罗刹洲和杨槎洲;1260年,又移治今安庆,仍为安庆府治。1277年,元改安庆府为安庆路。明复为安庆府。1913年府废,但人们仍习称其为安庆。1949年成立安庆市,1951年,怀宁县从安庆市迁往今治石牌镇。而1323年,元又于怀宁故地置潜山县,至今不变。

潜山是一座在群山环抱中的小城。在它的西侧,大别山犹如一堵巨大的屏障屹立着,呈东北西南走向。县城西北,山势尤高,潜山、天柱山、皖公山三峰鼎立,重峦叠嶂,最高的天柱峰达海拔1488米。在它的东侧,沿江丘陵由西南向东北延伸,岗岭起伏,绵延不绝。发源于大别山的潜水和皖水分别自北向南、自西北向东南在今怀宁县境汇成后东注长江,从而在大别山与沿江丘陵之间留下了一块面积不大然而土深水美的冲积平原,潜山县城就坐落在这块青山四合的冲积平原上。

潜、皖二水从其东、西二边夹城而过,南通长江,成为往南的唯一通道。沿大别山东麓北上,可达巢湖和合肥。214年张辽援皖城、228年曹休率军十万至皖、243年诸葛恪扰魏六合都由此道。所以潜山的地理形势可谓“上控淮淝,山深水衍”,其深险难攻、易进难退是不言而喻的。

213年,曹操“恐江滨郡县为孙权所略,征令内移,民转相惊,自庐江、九江、蕲春、广陵户十余万皆东渡江,江西遂虚,合肥以南唯有皖城”。这就是因为皖城可以恃险而守的缘故。214年,曹操遣朱光为庐江太守屯皖,在那里大开稻田,又遣刘馥在县境西北兴修水利。孙权取皖之后,不但置为重镇,而且也大力发展农业,将它建设成东吴的军粮基地。278年,西晋扬州刺史应绰破皖城,焚毁吴在那里的积谷180余万斛,船600余艘。东晋南朝时,北敌不易到此。隋唐至宋,怀宁多次成为割据势力的堡垒。

为了加强防御,三国时吴在皖水入江口置皖口镇(今安庆市西北山口镇)作为皖城的外藩,以切断其南面通道,使敌人无法进入皖水。六朝时,皖口镇一直是江滨军事要地,常遣重兵宿将镇守。吴诸葛恪、南朝陈徐度都守过皖口。陈文帝为临川王时又在南皖口筑城,以防备据有上游的王琳。975年,曹彬围攻昇州(今南京),遣将刘遇败南唐援兵于此。

13世纪30年代起,蒙古军队经常侵犯南宋江淮之地,因北兵渐迫,怀宁远离江渚,难以守御,遂于1260年迁至今安庆。安庆东、南、西三面环水,北面负山,对抵抗不长于水战的蒙古兵来说十分有利。位于安庆东北的长风沙为航运所经,旧时是来往于安庆和池州(今安徽贵池县)间的重要津渡。

此外,明成化以前,安庆西南的小孤山位于长江北岸,孤峰峭拔,与南岸的皖南丘陵对峙如门,江流为山势所逼,至此尤为湍急深险,元时有“海门第一关”之称。元、明二代都以小孤山为捍蔽安庆的西面门户。

元、明、清三代发生在安庆的战争不少。1358年至1361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这一带进行了四年的争夺战,最后朱元璋以水军破陈友谅水寨及战船80余艘,才夺取了安庆。陈友谅退至小孤山,又为朱元璋击败。1512年,刘六、刘七起义也围攻过安庆。1519年,宁王朱宸濠起兵叛乱,从南昌出鄱阳湖入长江,在攻下九江、南康(今江西星子县)后,又集中兵力攻打安庆,企图进攻南京,后为王守仁所败。1853年,太平军西征,未几,就占领了安庆。而1861年太平军的安庆保卫战则是清代发生在安庆最激烈的战争。

1858年,清军在占领九江后,便兵分两路进攻安庆,陆路下桐城、舒城,扫清安庆外围;水路夺集贤关(今安庆西北),迫安庆北门。曾国藩认为“安庆一战,目前关系淮南之全局,将来即为克复金陵之张本”。

1860年,枞阳失守后,安庆被清军包围,太平军在第二次西征过程中曾三次救援安庆,不幸都没有成功。1861年,坚守安庆的太平军在与清军苦斗了三个半月之后,弹尽粮绝,全部牺牲,安庆终于失守。

二、合肥

合肥之名出自于《水经注》的“夏水暴涨,施合于肥”。意思是说,每当夏季江河暴涨时,属于长江水系的施水(今南淝河)源头上溯,可与属于淮河水系的淝水(今东淝河)河源相合。合肥于秦代置县,先后是汝阴郡、汝阴县、庐州、庐江郡、庐州府、庐州路治所所在,旧时人们又称合肥为庐州。

合肥位于安徽省中部,为大别山地的延伸部分。地貌呈岗冲起伏的丘陵,西北高,东南低。其西有大蜀山、鸡鸣山;西南有紫逢山、大潜山等围绕。紫逢山又名李陵山,淝水源出于此,中有隘口可守,元末曾设竹林关。大潜山的龙凤口,是西向六安、舒城的通道。其东有四顶山、浮槎山等组成的江淮分水岭自巢湖北岸向东北延伸,长达110公里(今属肥东县),可作屏障。其南距巢湖仅20公里,发源于鸡鸣山的施水东流经合肥城西后,又贯城而东出注入巢湖。其北有淝水沟通淮河。

古代从中原南下长江,如走水路,无论是由淝水、施水下巢湖,再自巢湖经濡须水人江;还是沿滁水顺流而下,东抵六合瓜步,合肥都是必经之地。如走陆路,则可从寿县经合肥,过岘山昭关直插长江北岸的军事要地和县。

由于其据淮南水陆要冲,顾祖禹称之为“淮右噤喉,江南唇齿”,认为“自大江而北出,得合肥则可以西问申蔡(指今豫东南唐河、汝南一带),北向徐寿(指今江苏徐州和安徽寿县一带),而争胜于中原。中原得合肥,则扼江南之吭而掮其背矣。”

三国时,合肥属曹魏所有。200年,扬州刺史刘馥到合肥招募流民,广营屯田,高筑城垒,备战备荒。209年,曹操亲率水军屯营合肥,同时在芍陂(今寿县南)大规模屯田,为常守合肥作物质准备。以后孙权几次出兵合肥,都因曹操防卫严密失败。

232年,魏扬州都督满宠认为合肥城南临江湖,北达寿春,孙权来围攻时可据水得势,而魏军却不易相救,建议在肥寿之间的鸡鸣山北另筑新城,那里不但山势峻峭,有奇险可倚,更重要的是使孙权的水军无法发挥作用。若孙吴敢来侵犯,便于断其归路。次年,孙权围攻合肥新城,果然二十日不敢下船,无计可施。

234年,诸葛亮以十万大军出褒斜道抵郿县,屯军渭南,向魏挑战。孙吴配合蜀汉遣军三路向魏进攻,其中一路由孙权亲率主力出巢湖围攻合肥新城。魏征东将军满宠拟放弃合肥,诱敌深人至寿春再围而歼之。但魏明帝认识到合肥的重要,说;“先帝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贼来辄破于三城之下者,地有所必争也。

纵权攻新城,必不能破。”他亲临前线,敕令诸将必须坚守合肥,孙权见魏全力以赴地保卫合肥,遂撤兵南归。西晋统一后,合肥迁回旧址。369年,东晋桓温北伐,从姑孰(今安徽当涂)出发,曾率舟师屯营于此。南北朝时,合肥战事频繁,其中对城池破坏最严重的一次是在506年。

当时合肥在北魏手中,梁遣韦睿攻合肥,堰淝水灌城,魏筑东西二小城夹守。韦睿破小城后,也在淝水岸边筑城守堰,但为魏军所拔。韦睿再次在堤上筑垒自固,以水灌城,城遂溃破。于是,梁便将豫州治所从历阳(今安徽和县)迁至合肥。接着陈与东魏、北齐、北周也在此进行过争夺战。

585年,隋在曹魏新城的故址上立镇建仓,为伐陈作准备。唐代末期农民起义、藩镇割据以及宋金对峙等时期,淮南都是主要战扬。其时,合肥又饱经战争之苦,庞勋、王仙芝、孙儒、杨行密、金兀朮、金完颜亮等都占领过合肥。南宋端平以后,寇略合肥的主要是蒙古兵。1276年,宋将夏贵以合肥降蒙古,为其灭宋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

合肥城相传为东汉刘馥所筑,原系土城,唐时增以砖瓦,后又代有兴修,因城池险固,旧有“铁打庐州”之说。

基于以上二城在地理上的优势,芜湖也就不具备成为省会的条件。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混元慧娇2022/5/5 0:19:38

就是合肥当年太小了,位置为安徽之中,不靠铁路不靠江,地质还是处在沉降带,和当年的蚌埠安庆芜湖根本无法相提并论,所以近几年合肥疯狂的掠夺省内城市的优势资源,把各地学校迁移合肥,然后铁路,各种厂,发展经济,不靠江那就吞并巢湖,不靠铁路那就抢蚌埠铁路,强行拉铁路到合肥。发展合肥,省内独大。但由于之前发展并不如蚌埠安庆芜湖三地,所以发展确实迅速,现在已经超过这三市不是一星半点,但是和长三角城市比,甚至别的省会比起来,由于发展时间短的可怜,城市基建规划落后且质量差,导致城市显得混乱不堪,省内各地也对合肥并不服气。

东海静曼2022/5/5 0:19:38

题主的认知错了,沿长江各省的省会并不都是沿江设立,仅只有武汉、南京依江而建。长江是一条水路大动脉,沟通了东西交通和物质交流、人员往来,促进了全流域的经济发展 。沿江虽然省会城市不多,却构筑了象上海、重庆这样的超级城市和星罗棋布的著名城市。如南通、扬州、马鞍山、铜陵、芜湖、安庆、九江、黄岗、黄石、鄂城、岳阳、荆州、宜昌、万州、涪陵,宜宾、泸州等城市。通过长江的幅射作用,流域内确有不少省会城市和具有影响力的城市。江苏境内有苏州、无锡、常州、泰州;安徽境内有省会城市合肥、黄山;湖北境内有咸宁、襄阳、荆门;江西境内有省会城市南昌、景德镇、上饶、赣州;湖南境内有省会城市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常德;四川有省会城市成都、绵阳、都江堰。那长江流域各省省会城市为什么不沿江而建呢?我认为,省会城市应建在本省的几何中心,或地势平坦,水源条件好的地方。如江西南昌就依赣江修建,湖南长沙就建在湘江两岸,四川成都有锦江穿城而过。另外,过去长江汛期水患严重,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特别是长江中游的洞庭湖和鄱阳湖都是调蓄湖泊,经常泛滥成灾,限制了发展。现在通过治理、调控、实现了安澜,消除了威胁,也就成为了宜住、宜业的宝地。

太叔浦和2022/5/5 0:19:38

这是因为当时觉得省会城市的时候,合肥的城市布局要比芜湖的城市布局好很多。并且芜湖是一个安徽省的东南地区。不得不承认当时芜湖的交通情况确实是比合肥的好很多。但是没有办法,人家合肥是在安徽省的中心位置,去东南西北都比较方便呀,中心才是关键。

合肥一直都是江淮地区的重要行政中心和军事重镇。在历史渊源上来看,不管是合肥还是芜湖,都有比较悠久的历史。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合肥,必须是安徽的省会城市,毕竟合肥在最中心的位置。我们伟大的毛主席曾经说过,合肥不错,具有承东启西,连接中原,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而且合肥的面积还有人口都大于芜湖,这是作为一个省会城市最重要的优势。GDP产量说明一切,合肥占压倒性的优势。

南门朋2022/5/5 0:19:38

芜湖以前是皖南行署驻地,说白了芜湖在安徽的地理位置是偏居江南一隅,对全省的政治经济把控能力较弱,只对江南地方有把控能力。皖北自古以来是战略合作要冲,皖西大别山腹地是江苏,浙江,皖南的天然屏障,以合肥为省会,可以西控大别山,北控皖北,俯览江南地区,芜湖还是格局太小。

宰父素2022/5/5 0:19:38

如果现在省会。在安庆皖北早就完蛋了,从安徽建省到现在省政机关都在皖南,所以皖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而皖北如同被遗弃的孤儿,现在再把省直机关挪到安庆,那么皖北情愿分给河南山东江苏,也不不愿跟着安徽遭嫌弃,被自己家人看不起。先不说历史上的安徽是什么样的,我们只要看清楚一个省的经济带动情况就知道谁得了便宜,谁吃了哑巴亏,在安徽皖北是吃亏的一方,不要说什么皖北人好吃懒做,爱打架什么的,这些都不是原因,真正的原因是省政府花大把的钱去帮助皖南,而对皖北的扶持总是迟迟批不下来,就拿太和县和长丰县来说,太和县政府每年的收入和支出不成正比,在没办法的情况下从民间集资,自行发展建设,而长丰县则相反,自己每年有盈余还有上级政府的大力扶持,这就产生了差距,皖北自己靠自己活着,因为皖北知道靠皖南的帮助那就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最开始应该把皖北和苏北和在一起,我相信皖北和苏北合并之后会比现在发展的好很多

亓官元蝶2022/5/5 0:19:40

1、近一时期以来,长江流域暴雨成灾了,于是乎,长江沿线的省份的大城市的安危,牵动了亿万人的心弦,七下八上还是汛期,所谓七下八上,就是七月下旬、八月上旬,长江流域的防汛依然是重中之重,由于持续时间长、致灾风险高,国家已经明令沿江各省,务必要像年初防疫一样来重视防汛;


2、上面说的是题外话了,但是也跟题主所问有关,沿长江的省份,省会不在沿江而设的,可不止一个安徽芜湖呢;而且,安徽原先的省会本是安庆的,安庆就是典型的沿江城市的,安庆的历史可不短了,安徽之所以称之为安徽,就是取的安庆和徽州两个地区的首字合拼而成的,可见,安庆的地位并不低呢;


3、长江流域是中国人口密集,经济最繁荣的地区,沿江的重要城市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主要的沿江城市,从上游算起,就是宜宾、重庆、宜昌、武汉、黄石、九江、安庆、芜湖、马鞍山、南京、镇江、南通、上海;


4、长江自沱沱河开始,流经了青海、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合一万二千六百里,是一条名符其实的万里长江了,是为全世界的第三大河流;


5、以上省份大家都看到了,主要流经城市也有了,那么,题主的问题的答案也出来了,青海、西藏、四川、湖南、江西的省会或者自治区首府分别西宁、拉萨、成都、长沙、南昌,都不是长江主河道的沿岸城市或者只是长江的支流流经的城市,可不仅仅是一个安徽省的合肥了;


6、如果安徽省省会还是在长江沿岸的安庆,可能题主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其实,安庆当初恰恰是因为在长江沿岸,就是洪泛区,年年有险情,年年闹洪灾;再加上位置在整个安徽地理方位上,实在是太偏西了,对安徽其他地市的辐射作用实在是太有限了;


7、所以,一直到1952年,安徽省会才从做了178年省会的安庆搬迁到合肥的,中间的民国时期,安徽省会不停变幻,多个城市都有过短暂的做省会的历史的,包括蚌埠、六安、金寨、芜湖、沌溪、叶集;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又有抗日战争,安徽是主战场之一,省会飘摇不定的,恰如当时的国情、民族的命运,也都是一直飘忽的;


8、题主提到的安徽芜湖,其实一直就是长江边上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一个有着优良港口、繁华商贸、悠久历史和人文故事的历史名城了,芜湖是中国沿江开埠最早的发达城市之一,早就有中国四大米市之誉了;



9、芜湖在近代史上,也曾做过民国的临时首都、汪伪政权的首府、安徽省的省会的;后来,也就是1952年之后,安徽省份改到合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协调区域平衡,合肥居皖之中、得天独厚、是徽州大地最中心的位置了,可以辐射到安徽全省的各个角落,不像安庆和芜湖,一个太西、一个太东了;



10、安庆之前,就是满清的时候,安徽和江苏是一个省,叫做江南行省,省会一直在南京的,南京嘛,也是重要的长江沿岸城市、省会城市了,还是民国的首都、大明王朝的发源地了,这是后话了。

毋庸置疑 苏州大曲山西清香型白酒;生态清香酒,采用地缸固态发酵,纯粮酿造,选用有机高粱,纯手工、纯天然酿造。28天自然发酵、自然酿造,蒸馏出好酒。从而形成该酒入口纯柔绵甜,过喉圆润舒畅,饮后不上头的特点。
33102022/5/4 23:58:44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相继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华夏的霸业,登基自称“始皇帝”。估计那场面一定是非常宏大的、壮观的,可惜那时候没有录像设备,所以后人无法看到当时登基的盛况了。于是乎,很多人就提出了一个观点:只要我们与秦始皇登基场地距离够远,那么按照光速传播的时间原理,我们也是可以看到秦始皇登基的盛况的。我对于这一说法的观点是:理论上可行,但是实际上没有任何可能性。我们先来普及一下知识,目前人类已经知道的准确的速度极限就是光速了,这玩意每秒可以达到30万公里。环绕地球一周大概是4万公里,那么光一秒钟的时间就可以绕地球7.5圈了。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光速并不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例如:宇宙早期的膨胀速度就超过了光速、量子纠缠的速度也超过了光速。量子纠缠这里简单说一下:一个量子如果把其分开,那么只要其中的一个量子改变形态,另一个就会立即改变,理论上这根本就不需要时间。扯得有点远了,我们还是来回答:站在距离地球2242光年(时间往后推一年)的位置上,能不能看到秦始皇登基的盛况呢?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下:眼睛看物体的原理。当物体反射或发出的光进入人眼表,光线经眼球成像在视网膜上,人就可以看见物体了。当然了最后成像、然后被感知这还需要通过大脑复杂的处理了。秦始皇登基是在公元221年的时候,秦始皇登基已经过去了两千二百多年,那么我们怎么可能看到呢?原来光的传播是要时间的,我们可以把秦始皇登基的场面想象成一个物体、一个场景。当光照射到秦始皇登基的场景的时候,会发生发射,然后在场的人都能看到了。那么光的传播是需要时间的,按照原理上来说,跟秦始皇登基距离远近不同的人,其实看到秦始皇登基的场面时间是不同的。举个例子:如果你跟秦始皇登基的场面距离是一公里的话,那么你就需要过30万分之一秒的时间以后才能看到。这就是说:光必须走一公里之后才能到你的眼睛里面,但是30万分之一秒人体是感受不到的,所以你感觉就是没有时间差了。这也就是说:站在秦始皇旁边的大臣看秦始皇登基与下面的士兵看秦始皇登基,两者看到的并不是同一时刻的秦始皇——时间上是有差距的。不过大家看到的都是过去的秦始皇,因为光反射到眼球上是需要时间的。我们可以把距离无限的拉大,如果站在离秦始皇2242光年远的位置上。那么秦始皇登基所反射的光就需要传输2242光年的时间,才能到你的眼球上面。这样一来的话,你站在离秦始皇登基2242光年远的位置上,就可以看到2200多年前的秦始皇登基的盛况了。不知道这样讲大家明白了没有,说白了就是站得越远看的事情就是越久前发生的事情。例如:如果你站在了离秦始皇2243光年的位置,那么不好意思了:你现在还看不到秦始皇登基。因为光需要再等上一年的时间,才能到达你的眼球上面。以上分析的就是:站在距离秦始皇2242光年远的位置上,确实可以看到秦始皇登基的场景了。核心原因就是:光的传播是需要时间的——光需要2242年才能到达你的眼球上。说白就是:我们看到的都是过去的事情,这个世界上实时发生的事情我们是看不到的,因为光到达眼球是需要时间的。举个例子:太阳距离地球大约1.5亿公里。太阳光从太阳表面出发到达地球需要8分20秒,因此我们看到的太阳是8分20秒以前的太阳。我们距离仙女星系的距离是254万光年,所以看到的仙女星系是254万年前的仙女星系。当仙女星系的光刚刚从那里出发时,人类的祖先刚刚学会站起来走路。按照理论来说:站在距离秦始皇登基2242光年远的位置上,确实能够看到秦始皇登基的盛况。可是现实操作起来根本就不可能。我们来算算2242光年是多远呢?30万公里?86400(秒)?365天,这是光传播一天的距离,然后再?2242,这就是离秦始皇登基2242光年的距离了。我大概算了一下,大约等于2.1万万亿公里。这是什概念呢?我们距离太阳是1.5亿公里,这个距离可以从太阳来回跑7000万遍。浩瀚无垠的宇宙不好意思了,即使你站在距离秦始皇登基2242光年远的位置上,按照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来说的话——还是看不到秦始皇登基的盛况的。没办法,科技限制了人类的观测距离。64亿公里以外观测到的地球“旅行者1号”在距离地球64亿公里的地方曾经拍摄过地球的照片。但是看起来跟一个像素差不多了,这个距离折算成光年的话,只有0.0007光年。那么在2242光年远的地方根本是不可能看到地球的,更别说看秦始皇登基的场景了。主要原因有这么几个:1、地球是不发光的,只能靠反射太阳、宇宙光来成像,所以光线太弱了,距离远了根本就看不到。2、宇宙中有无数强大的发光体——恒星。这样一来,这些光就会直接把地球光给覆盖掉了。当然了,还有遮挡的问题,宇宙中有无数个星球,肯定会遮挡住地球反射光的。3、目前人类的设备没有达到如此的先进程度,最厉害的天文望远镜最多只能看几光年远而已。最后总结一下就是:按照理论上来说,站在距离秦始皇登基2242光年的位置,是可以看到秦始皇登基盛况的。可是在现实上操作起来的话,这是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531102022/5/4 23:52:08